学校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,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,是江西省第一个状元——卢肇的诞生之地,因而有“状元故里,文标之乡”的美誉。
漫步在校园那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之内,青翠的竹园之景,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所学校自然和文化气韵和谐相融,人文和科学精神比翼齐飞,真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好地方。
学校办学成绩突出,先后获得江西省函授学校先进教学点,江西省教育工会先进单位,新余市师德师风、教育先进集体,分宜县农村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!
现在的杨桥中心学校正以昂扬的雄姿,带着“状元故里”的殊荣,踏着新世纪的节拍,愈加流光溢彩!
杨桥中心学校!必将书写更多的教育传奇!
它是在原杨桥中学的基础上创建的,始创于1958年,是一所全公办中心学校
1,分宜县杨桥中心学校“四勤四不”关爱留守学生
自去年分宜县在全省率先实行“农村初中进城”工程以来,该县各乡镇初级中学相应变身“中心学校”,乡镇辖区内各村小四年以上学生进乡镇中心学校就读,“农村留守学生高度集中”成为各中心学校急需破解的教育难题。杨桥中心学校“四勤四不”关爱留守儿童,取得了较好的成效。
该校“勤调查,不留关爱盲点”,每学期一开学,学校立即组织各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全面的走访调查,建立留守儿童档案,并做到“数字清楚、动态管理”,有针对性地强化与留守儿童父母或代理监护人的联系;“勤走访,不让问题沉淀”,坚持把走访作为家校联系的有效手段,组织教师对留守儿童“八必访”,即有安全问题时必访、情绪不好时必访、生病时必访、有不良倾向时必访、成绩下降或上升时必访、家庭有重大困难时必访、有迟到现象时必访、与同学争吵时必访,及时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督促家长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和行为监督;“勤交流,不让亲情短线”,学校24小时开通4部“亲情电话”,方便留守儿童想爸妈时打个电话“说说话”,尤其是在端午节、中秋节等特殊时间;“勤活动,不让孩子孤独”,充分利用学校人力、物力资源,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,如演讲比赛、金博杯歌咏赛、写字比赛、写信比赛、远离网吧专题讲座等,引导留守儿童融入学校大群体,还建立“心理咨询室”,借助学校心理健康课程,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,多举措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。
2,[1]分宜县杨桥中心学校举行道德素养养成目标诵读比赛
4月26日,分宜县杨桥中心学校举行道德素养养成目标诵读比赛。
近年来,该校以忠、孝、礼、义、信等“10个字”为德育目标,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,采取自编教材、组织多种德育活动形式,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,提升师生道德修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