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余学校大全新余大学大全新余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

新余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

  • 地址:
  • 电话:
  • 邮编:336500
  • 网站:
点击查看“新余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”地图完整版
学校简介

简介

我校1996年成立艺术系,面向全国招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,从2003年开始一直与江西师范大学联合办学,招收音乐学(师范类)本科专业,2010年我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申报成功。十六年的专科、九年的本科办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管理及办学经验,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[1]。

成就

2011年4月更名为音乐与舞蹈学院。该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0人,其中正教授3人,副教授12人,硕士研究生7人,教师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2人,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4人,全国艺术水平考级高级考官2人,新余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3人,经常邀请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并聘请一批知名学者为学校客座教授。近几年来,该学院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;主编出版专著、教材21部;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(其中核心期刊15篇);创作、表演获省级以上奖36项(其中全国奖8项)。[2]

教学理念

该学院始终坚持“基础领先、素质领先、实践领先、就业领先”的办学理念,以“明德乐礼、止于至善”作为系训,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小学音乐师资、三台型(讲台、舞台、社会舞台)应用型人才。强调专业基础知识扎实,师范素质良好,实践能力强,让学生既能胜任学校的教学工作,又能承担群众艺术团体的组织管理工作,更能在舞台上表演,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高。先后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,其中有不少在国内外教育、表演、创作、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。我院优秀毕业生、青年作曲家袁文莉为全国中宣部“五个一”工程奖获得者。近几年来,该学院学生在全国、全省文艺汇演、专项比赛中多次获奖:2005年《瑶山夜歌》参加江西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声乐类一等奖,同时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声乐类三等奖,学校也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单位;2006年在国家文化部主办的“全国蒲公英青少年艺术优秀新人选拨赛”中获得青年组竹笛专业金奖,2008年荣获“文华奖”全国声乐大赛江西省赛区铜奖、“和谐中华”全国艺术盛典江西省赛区声乐组金奖,同年参加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“放歌井冈山,喜迎十七大”歌手大赛获得二等奖;2009年参加江西省青年歌手大奖赛获通俗组三等奖;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节声乐(民族)大赛金奖,2010年在第四届世界华人艺术节声乐(通俗)大赛中获金奖。2010年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“首届普通高校音乐学(教师教育)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”获本科组团体二等奖,同时获个人全能二等奖2项、个人单项一等奖1个,二等奖5个,三等奖6个,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奖;2011年5月参加江西省合唱比赛、江西省大学生合唱比赛获本科组二等奖;2011年10月推荐四个节目参加江西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二等奖三个,三等奖一个。[3]

音乐与舞蹈学院根据专业的特殊性,专业建设抓主体,人才培养重特色。在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,还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较强的教学能力、研究能力、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。开设了专业必修理论课、专业普修技能课、专业选修特色课和专业主修提高课四大类别30余门课程。音乐学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基本乐理、视唱练耳、合唱与指挥、声乐、钢琴、器乐、歌曲分析与写作、和声、配器、中外音乐史、民族民间音乐、艺术概论、艺术实践等。[4]

条件

音乐教学大楼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,拥有钢琴房七十余间,标准舞蹈房四间,排练厅、舞功房两间面积均达230平方米,演播厅一个、音乐欣赏室两间(标准配置),资料室、阅览室、多媒体教室,服装器材保管室二间,音乐教室六间等。音乐大楼功能完备,设施一流,为教学、创作、实践、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。[5]

相关评论

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