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8年5月,江西省政府决定将江西工学院地质系扩建为“江西地质学院”,属地质类本科院校,校址定于赣州市。
1965年,因高校学科调整,学校停止办学。校园风光
1973年2月,“江西省地质学校”经江西省革委会批准成立。
1979年3月,学校更名为“赣州地质学校”。
1994年10月,经地矿部批准,国家教委备案,学校更名为“南方工业学校”。
2002年4月,由江西省政府批准、教育部备案,“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”挂牌成立。
2009年被确定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学院。
2010年被财政部教育部确立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。
截至2014年,该校设有国土系、土木系、机电系、应化系、信息系、工商系、设计系、基础部、军体部、思政部等7系3部,共开设43个专科专业。
交通运输(专科) |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|
生化与药品(专科) | 应用化工技术、工业分析与检验、化学制药技术 |
资源开发与测绘(专科) | 国土资源调查、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、矿山地质、水文与工程地质、钻探技术、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工程测量技术、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、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 |
土建(专科) |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、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、工程造价、建筑工程技术、建筑装饰工程技术、室内设计技术 |
制造(专科) |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、数控技术、模具设计与制造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电气自动化技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|
电子信息(专科) | 计算机应用技术、计算机网络技术、软件技、动漫设计与制作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、信息安全技术、数字媒体技术、计算机通信 |
环保、气象与安全(专科) |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|
轻纺食品(专科) | 服装设计 |
财经(专科) | 会计电算化、市场营销、电子商务、连锁经营管理、物流管理 |
旅游(专科) | 酒店管理 |
文化教育(专科) | 商务英语 |
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:国土资源调查、测绘工程技术、水文与工程地质、工业分析与检验;
省级示范专业:国土资源调查、测绘信息技术、工程造价、WEB应用程序设计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;
省级特色专业:国土资源调查、工程测量技术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;
校级重点建设专业:国土资源调查、测绘工程技术、水文与工程地质、工业分析与检验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、数控技术;
国家级教学团队: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团队(负责人林晓平);
省级教学团队:工程测量技术(负责人吴玲)、国土资源调查教学团队(负责人陈洪冶)、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团队(负责人林晓平);
国家级精品课程:电路分析基础、普通地质;
省级精品课程:矿床学、岩石矿物品质检验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、房屋建筑构造、普通地质、矿物鉴定、矿床地质、地球化学找矿方法、岩土工程勘察、控制测量技术。
国家家教学名师(1名):林知秋
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(1名):丁承亮
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(2名):陈洪治、林晓平
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、加拿大社区学院、日内瓦WMO 等机构,在师资培训、互派学者、学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长期合作。
近年来,该校教师出版专著3部,主编教材103部,在国
内外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,获国家专利7项,省级新产品开发成果奖6项。学术刊物
《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学报》是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主办的内校园风光
部刊物,开设的栏目主要有:职教论坛、师资建设、专业建设、实验实训、招生就业、德育与党建、课程改革、教育教学、素质教育、校园文化、辅导员班主任建设、研究与探索。馆藏资源
截至2014年,该校图书馆馆藏藏书30余万册,拥有中国知网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》(镜像),《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》(镜像),万文电子资源,超星电子图书、方正教学参考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。
党委书记 | 吴福 才 |
院长、党委副书记 | |
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 | 徐有华 |
副院长 | 简鸿飞、郭训武、陈传胜、胡堪东、罗诗文 |
纪委书记 | 甘宏礼 |
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徽
厚德、尚学、强技、笃行
厚德: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,重公轻私,谓之厚德。
尚学:崇尚学习。
强技:强化自身的技能。
笃行:是为学的最后阶段,就是既然学有所得,就要努力践履所学,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,做到“知行合一”。
储国强,男,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
周国华,男,中共崇仁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
卢金岳,男,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教授级高工。
曾风山,男,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○二队副队长、国家期刊《地矿测绘》编委
陈洪冶,男,教授,中国古生物学会会员,全国笔石专业组成员。
李水福,男,中国地质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系,教授级高工。
廖骏,笔名常征。江西省新余市矿管局办公室主任,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会员。
曾宪章,江西省龙南县副县长。
王国猛,男,深圳市委干部。
词条图册更多图册